大綱
Toggle川普政策三大支柱:「課徵關稅、延長減稅、鬆綁管制」,正是他重返政壇的核心政見。在這三者中,課徵關稅是最具代表性的施政工具,也曾在任內顯著提升美國的關稅收入。但這套政策不只牽動全球供應鏈,更可能在長期內削弱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。
🇺🇸 關稅操作的法律基礎:三條關
🔹《貿易法第122條》
- 針對多國同時課徵15%關稅
- 最長有效期為150天,屬臨時制裁工具
🔹《貿易法第301條》
- 鎖定個別國家違反貿易協議者
- 須經公告、公審等程序,但具有強大法律基礎
🔹《關稅法第338條》
- 對歧視美國產品的國家,可課徵最高50%懲罰性關稅
💣 為何課關稅會削弱美元?
1️⃣ 降低全球對美元的使用需求
高關稅抑制全球貿易,降低跨國交易使用美元的機會
2️⃣ 減少美國輸出美元的機制
美國長期維持貿易赤字,正是輸出美元的方式
→ 關稅讓進口減少,美元外溢能力也減弱
3️⃣ 行政干預頻繁,損害制度信任
政策不確定性提高,國際投資人與央行對美國金融穩定性將產生疑慮
🧠 總結一句話:
「美元的霸主地位建立在全球信任與制度開放,當關稅變成政策武器,信任也會被逐步侵蝕。」
最新情勢更新:法院撤銷川普全面課稅權
✅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:
川普無權引用《IEEPA》進行全面性10%對等關稅,並限政府10天內終止程序
- 對中國30%、墨加25%的課稅、鋼鋁與汽車等依301/232條款執行者不受影響
📌 白宮回應:
- 法務部已上訴,將進入最高法院攻防
- 目前九名大法官中三人由川普任命,後續為未定數
政策轉向:川普將依賴301/232條款再戰關稅
面對法院撤銷行政課稅權,川普可能轉向:
- 🔹 **301條款:**針對個別國家與產品(如中、美貿易)課稅
- 🔹 **232條款:**援引國安理由針對汽車、半導體等戰略產業課稅
👉 雖無法全面實施對等關稅,但仍有相當政策空間可操作
市場反應與潛在連鎖風險
📈 股市短期慶祝
- 消息傳出後,美股與美元指數皆上揚,反映對經濟壓力可能解除的預期
- 但市場後續仍關注301/232條款是否強硬重啟
🧯 關稅若受限,財政壓力轉向發債或削補貼
- 關稅政策若無法挹注財政,未來可能擴大債券發行或削弱社福支出
- 對中低收入族群消費力產生負面衝擊,進一步拖累經濟與通膨動能
🔚 結語:川普再起,美國政策風險與美元信任雙重考驗
川普關稅政策的確短期有效果,無論是抑制貿易逆差或拉高稅收。但從法律基礎、市場信任與美元儲備地位來看,這種高干預政策是雙面刃。
未來若關稅策略再次主導政經走向,投資人需密切關注:
- 制度穩定性是否仍能維持?
- 美元是否仍具備「全球最安全資產」的信任感?
真正強勢的美元,靠的是制度與信用,而不是關稅與懲罰。